1病因编辑
1.与检测技术有关
甲状腺结节高发的原因,一部分可能与现在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以前体检做甲状腺检查时,多采取外科触诊的方式。甲状腺位置比较隐蔽,往往难以发现小的甲状腺结节,还与检测者的经验有关,所以结节的检出率也非常低。
2.碘过量
如果吃碘过量,也会出现结节。专家认为,温州地处沿海,市民长期进食大量含碘量高的海鲜,本身碘就不缺乏,加上平时饮食里添加的都是碘盐,可能会引起碘过量。具分析,这可能与市民摄入碘的含量过多有关。
2临床表现编辑
1.结节性甲状腺肿
以中年女性多见。在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垂体分泌TSH增多,甲状腺在这种增多的TSH长期刺激下,经过反复或持续增生导致甲状腺不均匀性增大和结节样变。结节内可有出血、囊变和钙化。结节的大小可由数毫米至数厘米。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触诊时可扪及大小不等的多个结节,结节的质地多为中等硬度,少数病人仅能扪及单个结节,但在作甲状腺显像或手术时,常发现有多个结节。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多,一般仅有颈前不适感觉,甲状腺功能检查大多正常。
2.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
本症起病缓慢,常发生于已有多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以女性多见,可伴有甲亢症状及体症,但甲亢的症状一般较轻,常不典型,且一般不发生浸润性突眼。甲状腺触诊时可扪及一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边界清楚,质地较硬,随吞咽上下活动,甲状腺部位无血管杂音。甲状腺功能检查示血中甲状腺激素升高,由功能自主性结节引起者,核素扫描示"热结节"。
3.炎性结节
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其他感染少见。亚甲炎临床上除有甲状腺结节外,还伴有发热和甲状腺局部疼痛,结节大小视病变范围而定,质地较坚韧;后者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的,多见于中、青年妇女,病人的自觉症状较少,检查时可扪及多个或单个结节,质地硬韧,少有压痛,甲状腺功能检查时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常呈强阳性。
4.甲状腺囊肿
5.甲状腺肿瘤
包括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及转移癌。
3检查编辑
1.血清学检查
甲状腺功能异常不能排除甲状腺癌但说明其可能较小,有甲亢或TSH降低,均提示自主性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结节或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升高,但在C细胞增殖早期需要用五肽促胃液素和钙刺激。
2.核素扫描
扫描对区分良恶性病变意义较小。大多数良性和恶性实质性结节相对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为低功能,因此,发现冷结节很少有特异性,而且周围正常腺体组织重叠摄取核素可漏诊小的结节。许多甲状腺癌可摄取Tc,因此,热结节中仍有一部分癌症病例。
3.超声诊断
超声对囊性病变的诊断很可靠。对鉴别良、恶性价值很小。但在判别结节大小,鉴别结节部位、引导定位穿刺上很有意义。
4.其他核素检查
正电子放射断层(PET)可用于检查结节性甲状腺病变,鉴别良、恶性肿瘤,质子磁共振似乎可鉴别正常腺组织及癌组织。
5.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对结节处理很有帮助,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提高了术中恶性肿瘤的发现率,减少了甲状腺结节的处理费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达70%一90%,与穿刺及细胞学诊断的经验有关。
6.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
FNAC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有90%的符合率。仅有5%的假阴性率和5%的假阳性率。当然符合率取决于操作者的成功率,差异较大。
7.颈部X线检查
8.甲状腺功能测定
功能自主的毒性结节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早期也可有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进或减低。其余病变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功能大多正常。
4诊断编辑
1.甲状腺结节>TSH,FT4>甲状腺功能正常>细针穿刺>恶性或可疑>冰冻切片>恶性>几近甲状腺全切。
2.如果出现良性或不能决定>部分甲状腺切除或6个月后重复穿刺>仍标本量不足>临床可疑>部分甲状腺切除或观察。
3.细针穿刺后如标本量不足>实性结节或囊性结节>重复穿刺标本量仍不足或反复发作或缩小>临床可疑>观察或部分甲状腺切除。
4.甲状腺结节或甲亢>甲状腺扫描>冷结节>治疗。
5.甲状腺结节或甲亢>甲状腺扫描>热结节>细针穿刺>出现恶性>几近甲状腺全切;若出现可疑、良性或标本不足>可行冰冻切片>良性或不以决定>部分甲状腺切除。
6.如果是良性6个月重复穿刺>仍标本量不足>临床可疑>部分切除或观察;再标本量不足的情况下如果出现实质性结节或囊性结节>重复穿刺仍标本量不足或反复发作或缩小>临床可疑>部分切除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