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中医肿瘤疑难病治疗网 > 囊肿治疗 > 浏览文章

骶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文章来源:本站cnnangzhong.com 发布时间:2012-11-1

 

骶管囊肿骶管囊肿属于硬脊膜囊肿,起源于脊髓被膜,故用“椎管内脊膜囊肿”来总称这类疾病。骶管囊肿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没有确切的统计,自从核磁共振检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来,骶管囊肿的发现率愈来愈高,引起患者极大的顾虑。其实,了解骶管囊肿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式,可大大减少这种顾虑。

疾病分类

骶管囊肿属脊膜囊肿的一种类型,大体分为两种:

Nabors IB型

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Nabors IB型),为先天性硬膜憩室或先天性硬膜缺陷所致蛛网膜疝出,多位于骶管S1-3水平,常见于成年人,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

  骶管囊肿术前,箭头所示囊肿

骶管囊肿术前,箭头所示囊肿

Nabors II型

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又称之为Tarlov神经束膜囊肿或脊神经根憩室(Nabors II型),为脊髓神经根袖远端的异常扩张形成囊肿,一般位于S2-3水平脊神经节或其远端,多见于成年人。[1-2]

发病原因

骶管囊肿属于硬脊膜囊肿,起源于脊髓被膜,故用“椎管内脊膜囊肿”来总称这类疾病。椎管内脊膜囊肿多数被认为是先天性的,也有部分是后天获得的,各型的成因有所不同。不论何种原因,囊肿的形成总是由于其初期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随着动脉搏动进入,最终由于流出不畅或因液体静水压而逐渐扩大。 [3]

疾病症状

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患者多数无症状;25%的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患者有症状。骶管内有支配鞍区、大腿背侧、会阴区的感觉及运动神经,还有支配大小便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囊肿靠近头端会压迫坐骨神经。故骶管囊肿临床表现以慢性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疼痛不适为主;还可伴有大腿背侧疼痛、坐骨神经痛、甚至神经源性跛行

并发症

如上所述,骶管囊肿属脊膜囊肿,而非肿瘤,无恶变可能。囊肿内脑脊液压力增高,压迫周围骶神经、骨质,严重者可引起骨质破坏。如果囊肿持续性压迫周围神经纤维,严重患者会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大小便功能异常。罕见囊肿破裂引起化学性炎症者。[2]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可以发现骶骨骨质的侵蚀,主要表现为骶管扩大,椎体后缘骨质侵蚀呈扇状花边样改变。有时也可发现同时存在腰骶部先天性畸形如隐性脊柱裂、脊柱滑脱、脊柱后凸等。

CT检查

可清楚显示骨质破坏和占位病变,尤其对骶骨显示清晰。

  骶管囊肿术后,箭头示囊肿消失

骶管囊肿术后,箭头示囊肿消失

MRI检查

是诊断椎管内脊膜囊肿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囊肿呈长条状囊袋形、卵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l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IB型位于骶管内,与硬脊膜囊之间有脂肪相隔。Ⅱ型位于硬脊膜囊侧方,囊内有神经根存在。

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内脊膜囊肿病程缓慢,临床症状轻且不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有相似之处。骶管囊肿的特点:囊肿为良性病变,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可有中间缓解期;症状特点是腰骶部疼痛、会阴部感觉减退、慢性过程;囊肿为膨胀性病变,脊柱X线平片可见病变区椎管腔扩大,椎弓根变薄,椎弓根间距加宽;MRI可以明确进行鉴别。

骶管内肿瘤

肿瘤多为实性肿瘤,MRI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强化;Tarlov囊肿位于骶部硬脊膜外,呈大小不等多发囊性肿物,MRI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3]

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治疗:【冯氏化瘤膏】病变部位外敷。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实属绿色疗法。

电话:0392-7126901.手机:13849238192.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庙口镇馮庄村馮氏康寿堂


关于本站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2009-2022 cnnangzh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QQ:1533148203,电话:0392-7126901 (0)13849238192
本站信息属实 供治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