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中医肿瘤疑难病治疗网 > 妇科病 > 浏览文章

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与治疗



文章来源:本站cnnangzhong.com 发布时间:2012-10-25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升高可引起本病。

1病因编辑

本病产生的原因是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所以纤维腺瘤发生于卵巢功能期。

2分类编辑

临床上可分为三型:
1.普通型纤维腺瘤
此型最多见,瘤体小,生长缓慢,一般在3厘米以下。
2.青春型纤维腺瘤
大多发生在月经初潮期,临床较少见,特点为生长较快,瘤体较大,病程在1年左右可占满全乳房,肿块最大径为1~13厘米。
3.巨纤维腺瘤
中年妇女多见,可见于妊娠、哺乳、闭经前后妇女,特点是生长较大,可达10厘米以上或更大,偶可有肉瘤变。

3临床表现编辑

1.肿块
大多在无意中发现乳房有肿块,2/3的肿块大小在1~3厘米,个别有达10厘米以上者,最大可达24厘米。部位多在乳腺外上方,大多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具韧性,活动良好,与表皮和胸肌无粘连。
2.疼痛
大多为无痛性肿块,仅14%有轻度疼痛,呈阵发或偶发或月经时激发。
3.乳头
有清亮溢液,但少见,约占0.75%。
4.腋窝淋巴结
不肿大。

4诊断编辑

1.病史
询问发病年龄,该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一般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生长常较缓慢。
2.体检
可发现乳房肿块呈卵圆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小者如樱桃,大的瘤径可超过10厘米(如瘤径≥7厘米即称为巨纤维腺瘤);质坚如硬橡皮,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不粘连,触之易滑动。该肿瘤可为多发,但大多系单发。
3.辅助检查
可作乳房X线钼靶摄片、B超、红外线热像仪检查,有助于诊断。
(1)钼靶X线摄片检查 乳腺内脂肪较丰富者,纤维腺瘤表现为边缘光滑、锐利的圆形或阴影,密度均匀,有的在瘤体周围见一层薄的透亮晕。无血管增多现象。致密型乳腺中,由于肿瘤与乳腺组织密度相似,在X线片上显示不清。有的肿瘤发生钙化,可为片状或轮廓不规则的粗颗粒钙化灶,大小为1~25㎜不等,与乳腺癌的细砂粒样钙化完全不同。
(2)B超检查 B超检查能显示乳腺各层次软组织结构及肿块的形态、大小和密度。纤维腺瘤的瘤体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边界清晰整齐,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呈弱光点,后壁线完整,有侧方声影。肿瘤后方回声增强,如有钙化时,钙化点后方可出现声影。近年,使用彩色Doppler超声检测乳腺肿瘤的血状况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对诊断本病甚有帮助。
(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针感介于韧与脆之间,针吸细胞量常较多。导管上皮细胞分布多呈团片状,排列整齐、不重叠,如铺砖状,有较多双极裸核细胞。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少数胞核较大,有明显异形性,染色质粗糙,细胞大小不等,可被误诊为癌,造成假阳性,应特别注意。

(4)红外线扫描检查 肿瘤与周围乳腺组织透光度基本一致,或呈相对边缘锐利的灰色阴影,无周围血管改变的暗影。

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治疗:【冯氏化瘤膏】病变部位外敷。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实属绿色疗法。

治法:每天一次。将膏药摊在少大于病变部位的纱布辅料上,敷到病变部位,胶布粘固即可。

电话:0392-7126901。手机:13849238192。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庙口镇馮庄村馮氏康寿堂



关于本站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2009-2022 cnnangzh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QQ:1533148203,电话:0392-7126901 (0)13849238192
本站信息属实 供治疗参考